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晨报】"鸥"耶! 大片水域和好天气吸引了红嘴鸥大量在渝聚集
发布时间: 2020-11-11 00:00  作者: 范圣卿  来源: 重庆晨报   浏览次数:

近日,重庆两江交汇朝天门附近水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它们最远从西伯利亚飞来,引来了市民纷纷围观。

这群特殊“游客”名叫红嘴鸥,江津、綦江等有大片湖泊、湿地的地方,也都有它们的身影。

红嘴鸥为何在今年大范围聚集重庆?又准备多久离开,继续“旅行”?接下来,重庆又将迎来哪些候鸟类“游客”?

昨日,由市林业局主办的重庆市2020年“爱鸟护飞”专项行动在江津区拉开序幕。活动现场,有鸟类生态摄影展、科普普法展板、保护鸟类知识展板,还有来自西南大学的专家现场解说今年红嘴鸥为何聚集在重庆等市民关注的问题。

红嘴鸥为何停留重庆?

“去年,红嘴鸥迁移时,也来了重庆,但比起今年,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重庆动物学会理事长王志坚介绍,今年,重庆除了主城区朝天门,江津区沿江地段、綦江区等地,也聚集了不少红嘴鸥。

“今年红嘴鸥大量聚集在重庆,主要是因为重庆有大片生态良好的水域,以及刚好这段时间天气比较好。它们从北迁移飞来,就好比旅行的人,忽然路过一个不错的地方,就准备停留下来,多玩几天。但天气稍微变冷,它们又会继续往南迁徙。”王志坚表示,另外,市民的投食,也间接促使了红嘴鸥的停留。

而目前,不少区域的红嘴鸥,已在慢慢撤离。它们将往南飞,最远将抵达澳大利亚。

市民观鸟应注意什么?

市民在观看红嘴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王志坚教授作了详细解答。

第一,观鸟时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全程佩戴口罩,观赏中避免飞沫和羽屑接触,赏鸥结束后需要立即洗手。第二,保持10米以上观赏距离,不要制造噪音,更不要到鸥中间去拍照,这样会惊扰到红嘴鸥。第三,不要用无人机观鸟,不要在红嘴鸥觅食和栖息的区域垂钓。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红嘴鸥为野生动物,请不要随意投喂。”王志坚说,在他看来,人为投食将改变它们的饮食结构,从长远来说,最好尊重自然规律,尽量少去打扰,给它们一个空间。

重庆还将迎来哪些鸟类?

等红嘴鸥继续南飞后,重庆还将迎来哪些鸟类?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据了解,近期重庆梁平双桂湖、开州汉丰湖水域,已陆续迎来了中华秋沙鸭的‘先遣部队’,它们将陆陆续续到来,在重庆度过冬天。”王志坚说。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是一种分布局限于东亚的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数量成熟个体仅有2400-4500只之间。每年,均会有20-30只左右的中华秋沙鸭种群在重庆越冬。此外,还有绿头鸭、青头潜鸭等鸟类,也会陆续来重庆。

“除了这些观赏性鸟类,我市还是猛禽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近三年在我市观测到的猛禽种类,就多达30余种,让重庆成为名副其实的‘鹰飞之城’。”王志坚告诉记者。

据市林业局统计,目前,在重庆能观察到的鸟类已达502种,占全国鸟类总数40%。重庆是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越冬地,每年秋冬季节,来自北方的雁鸭类冬候鸟会准时来到重庆的江河湖泊中越冬。

红嘴鸥

鸥科鸟类的一种,体长大约975px,全身白色为主,两翼灰色,翼尖黑色,喙和脚呈红色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迁徙时将经过华北、华中和东部沿海等广大地区

主要是以吃水生、陆生昆虫和无脊椎小动物、农作物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