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华龙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开展生涯教育?全国教育专家大咖齐聚西大附中论剑
发布时间: 2020-11-01 00:00  作者: 赵林娟  来源: 华龙网   浏览次数:

11月1日8时20分讯(赵林娟)新时代背景之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生涯教育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10月30日上午,由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全国部分师大附中合作体共同主办,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峰会暨全国部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体第六届年会举行。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齐聚一堂,以“线上+线下”的论坛方式,纵论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带来了一场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盛宴。

会议现场 赵林娟 摄

“三位一体”生涯规划指导

帮助学生更早确定人生目标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健 赵林娟 摄

在大会开幕仪式上,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健介绍了该校多年致力形成的生涯教育体系。他表示,该校近年来努力做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积极探索适合于本校实际的“立人课程体系”,实施学科导师、实践导师、人生规划导师“三导师制”。学校有最前沿的steam中心,有最现代的科学实验室,有创新班、广延班、未来小班、steam班等。同时,还建立了学生生涯指导中心,以专职生涯教师为骨干,以班主任为核心,以学科教师全员辐射“三位一体”生涯规划指导团队,形成完整的生涯系统,帮助学生更早地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

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靳玉乐 赵林娟 摄

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靳玉乐则表示,西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大学附中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附中,先国家政策试点,探索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自1997年起,学校通过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及主题教育等,让师生对生涯有初步的认知与体验。经过萌芽——探索——拓展等阶段,最终发展成为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建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制度,促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涯教育师资建设,开设校本系列课程,形成有效的生涯教育“四合”运行机制。

避免人才浪费提高国民素质

生涯教育关乎人才强国战略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田慧生 赵林娟 摄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田慧生以线上的方式向现场嘉宾分享了他对于生涯教育的深度思考。

田慧生从两个视角分析了生涯教育的重大意义,从学生的视角看,今天的生涯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规划适合的职业,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管理与发展能力。从社会视角来看,生涯教育让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避免专业职业与意愿错位造成的人才浪费。因此,生涯教育也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战略行动。

生涯教育要反映时代需求

促学生认识自我开掘潜能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 赵林娟 摄

会上,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对生涯教育的实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通过生涯教育,让学生将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祖国的发展和民族利益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开展有效的结果评价,体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二是生涯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需求,要紧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当前技术和理论发展趋势,放眼当前国际发展大势。三是生涯教育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育公平。对准学生的发展需求,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明确学生的成长方向,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开掘潜能,发现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