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荣昌新闻网】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主任赵光伟“我愿意在实验室待一辈子”
发布时间: 2020-10-13 00:00  作者: 胡莹璐  来源: 荣昌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一副方框眼镜,一身白色实验服,交谈时亲切爱笑,双眼却透露着一丝不苟的睿智,这就是赵光伟。他既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主任,也是创建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家”,两个身份互相促进、补充,但无论工作地点在哪里,实验室永远是他最爱的地方。他说:“我很享受兽药研发的过程,我愿意在实验室待一辈子。”

▲赵光伟做实验

实验室里一路“过关斩将”

2008年,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成立,赵光伟便一头扎进实验室,负责临床样本检测和新产品研发,同时,还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实验室每天都会收到来自企业、养殖户们送来的各种血液样本,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检测和诊断这些样本,诊断动物们得了什么病、该如何治疗,最终研制出有效的病毒抗体,进行兽药生产。”赵光伟介绍。

一年里,实验室要检测抗体类样本约2万份,抗原类样本约3000份。数量多、任务重,赵光伟常常得泡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但这对赵光伟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检测过程需要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这点科学奉献精神都没有,怎么行?”赵光伟说。

“如今,我们研制的鹅星状病毒精致卵黄抗体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且已在部分地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提到最新研究成果,赵光伟眼里充满了兴奋。

是什么成果让赵光伟也难掩激动?

赵光伟娓娓道出缘由,“去年,国内发现鹅星状病毒,在研制前端,我们连病料的病种都无法分辨,后续又在人工扩殖上遇到了麻烦。直到今年年初,我们才克服了所有难题,成功做出了鹅星状病毒抗体。”赵光伟坦言,这是他遇到过为数不多的“麻烦”的抗体研制工作,但他坚信,搞研发工作,成功也许会来得迟缓,但只要不放弃,黎明总会出现。

▲赵光伟指导学生

传道授业中培育创新人才

今天9月10日,赵光伟带的研究生陆婧和邓欣竹手捧鲜花出现在他的办公室,“赵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这已经是赵光伟和他学生共度的第13个教师节。

“赵老师在兽药研究方面,有着年轻人的闯劲和激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抗体研发,学习过程充实而有成就感,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目前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吴迪也师承赵光伟,吴迪坦言,赵光伟授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本科生白天大部分时间要上课,只能晚上来实验室里学习和帮忙,研究生基本上每天都和我一起‘泡’在实验室里搞研发。”赵光伟总是告诉学生,兽药研究创新就是从反复实验中培育出新的病毒抗体。

“一大早,出现在实验室里的一定是赵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品后,工作人员会把收到的血液样本送过来。赵老师会对样本进行分类,确定检测顺序和方法,最后进行检测。样本检测是一件枯燥的活儿,我们都很佩服赵老师,在仪器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邓欣竹说。

“反复试验的过程是枯燥复杂的,但研究过程中只有设想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反复试验中慢慢将想法变成现实,在不断的实验里才能见微知著。”赵光伟说,要成为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

深耕兽药研发助力养殖业发展

赵光伟的另一个“战场”在重庆三杰众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5年12月22日成立,公司定位为高科技研发型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及技术转让、模型动物研究及培育等。目前,该公司团队11人,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中博士7人、硕士4人。

“我们公司在新兽药研发上成效显著,比如鹅痛风精制卵黄抗体的研发,就有较高的社会效益。”赵光伟说。

赵光伟介绍,鹅痛风是由于鹅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内科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或内脏器官及其他间质组织蓄积大量的尿酸盐,该病多发生于缺乏青绿饲料的寒冬和早春季节,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鹅均可发生,临床上多见于幼龄鹅,对于鹅类养殖危害巨大。

而该公司研发的鹅痛风精制卵黄抗体对该病能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有效缓解鹅痛风病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我们公司申报发明专利共计9项,其中授权1项,另外8项均已进入公开、实质审查阶段。目前,三类新兽药小鹅瘟精制卵黄抗体已获得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的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完成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新兽药注册评审;一类新兽药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未来两年内就能获得三个新兽药证书,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赵光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