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华龙网】西南大学开启8项行动18项计划打造未来新农科
发布时间: 2020-06-29 00:00   文字:秦思思      来源:华龙网   浏览次数:

会议现场

6月28日19时,西南大学召开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会。

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对推进西南大学新农科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八项行动包括:新型人才培养创新行动、专业内涵建设攻坚行动、课程建设提质升级行动、实践教育体系升级行动、优质师资队伍建设行动、协同育人体系共建行动、质量文化体系建设行动、开放合作体系扩展行动。

另外,还包括“筑梦三农”情怀教育体系建设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质升级计划、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计划等18项计划。

其中,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西南大学将基于“顺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的考量。探索大农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专业分流培养,打通农科类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按照“一产为基,接二连三”的思路,强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对接,增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课程模块。另外,在农学设置全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以及适当压缩理论课程学时数,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数等

《行动计划》提出,学校将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纳入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一流专业点建设评价体系,对农科类培养单位实施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

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基于“顺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的考量。本部分重点设计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课程体系等举措,创新机制,提出了“大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农林全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大胆尝试。探索大农科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专业分流培养,打通农科类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作培养机制;在农学专业设置全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探索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由单一领域向全产业链延伸;按照“一产为基,接二连三”的思路,强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对接,增设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课程模块。

西南大学是云贵川渝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农科类“211”院校,是教育部和农业部合作共建的八所农科类院校之一。目前,学校现有农科类专业17个,其中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重庆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科类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约为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