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学研究人员在全球首次构建起家蚕全基因组编辑筛选平台,相关研究论文已在国际生物学领域知名期刊《基因组研究》上在线发表。


![]()
早在2004年,西南大学就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图谱解析,使家蚕成为较早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之一。而这次构建的家蚕基因组编辑筛选平台,获得了1006个必需基因、838个生长抑制基因,以及3013个响应极端温度的基因。经过编辑后,新品种的家蚕能够增强对病害的基因抵抗力,对养殖温度的环境适应性更好。


![]()
西南大学家蚕全基因组编辑筛选平台负责人常珈菘说,他们理解这些基因,发现这些基因,应用这些基因,最终提高养蚕业,减少农民的损失。

据介绍,由于家蚕与鳞翅目害虫具有相似的基因同源性,因此,这一研究成果还能对菜粉蝶、小菜蛾、棉铃虫等害虫进行基因筛选,达到以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此外,基于家蚕全基因组的筛选研究,也能为其他物种全基因组编辑筛查提供借鉴。

常珈菘表示,通过构建全基因组编辑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发现功能基因的速度,可以降低发现功能基因的成本,运用基因来造福人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