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西南大学农特产品展销会现场。李娅 摄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2日电(李娅)2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组织开展石柱县中益乡、丰都县三建乡和巫溪县红池坝镇农特产品进高校展销活动,探索“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为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打开新的路径。
据悉,本次消费扶贫展销会在西南大学举行,分设有南、北区樟树林两个展销点,是重庆市消费扶贫首次走进高校。展销产品集纳有石柱大米、中益蜂蜜、莼菜、银杏,丰都香肠、三建麻辣鸡、牛肉、土鸡、冷水鱼,巫溪红池坝腊肉、腊猪脚、洋芋干等20余种农特产品,总货值约60万元。
展销会现场设置有产品展示台,除了陈列扶贫产品,还安排人员现场讲解推广,供全校师生员工前来咨询消费。此外,活动现场专门开辟了试吃区域,供师生员工免费试吃,现场人头攒动,大家试吃购买不亦乐乎。

图为学校学生正在试吃展销产品。李娅 摄
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处副处长丁增富说,参与展销的三个贫困乡镇都是西南大学多年对口帮扶对象,都有青年干部在当地挂职扶贫。除本次展销外,挂职干部早就通过学校微信群、QQ群,“叫卖”贫困乡镇乡亲们的土特产。
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除了线下展销,石柱、丰都及巫溪三个区县均开设有扶贫产品网上销售形式,通过官方商城、京东、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打开贫困乡镇优质产品的销售渠道。

图为学校教职员工正在购买展销产品。李娅 摄
本次展销活动让贫困乡镇的产品得到高效转化,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的质量和效率。据了解,截至下午5点,展销现场的农特产品几乎全部售罄。春节之前,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还将走进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开展农特产品展销会,助力贫困乡镇脱贫攻坚。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丰都三建乡工作队联络员陈功说,希望通过这种消费扶贫的方式,通过“点对点”对接供应、“面对面”采购、互联网选购等形式,将深度贫困乡镇的优质农特产品对外销售,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