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晚报】轨道“天生站”更名“西南大学站” 学生感叹“天生站再无天生之约”
发布时间: 2019-12-02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来源   浏览次数:

重庆轨道集团日前发布消息,12月1日起,根据市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建筑的命名原则,五公里站、二塘站、天生站、沙正街站这4座轨道车站正式更名。其中,轨道交通3号线“五公里站”更名为“重庆工商大学站”;3号线“二塘站”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站”;6号线“天生站”更名为“西南大学站;环线“沙正街站”更名为“重庆大学站”。11月30日,不少学生朋友圈被“天生站的最后一天”刷屏,不少西大学子前往该站留影。

▲天生站

“三年前来西大上学的时候,那时候也疑惑过,天生站就挨着西南大学,为什么不用大学的名字来命名呢,这样也不会让我们外地学生坐错站。”西南大学大四学生真真回忆,虽然不知道这个名字怎么来得,后来在校园待久了,反倒觉得这个站名很好听,很唯美。真真说,西大几乎每个学生都曾在朋友圈发过“你来这里找我吧,那样我们就是天生一对了”的文案。天生站也见证了不少西大学子美好的校园爱情,这里有他们的青春回忆。

据了解,西南大学校团委青春西大拍摄的毕业MV《天生之约》,每年毕业季都会被刷屏。校园里,不少学子还有“六号线天生站”纪念钥匙扣。“那时候,校园爱情赴约,都流行着那句‘你来天生找我,我们就是天生一对啦’。天生这个站名,正是太美了。所以看到要更名的消息,心里还有点酸酸的。”已经毕业的西大学子王楠,大学期间和恋人无数次在天生站赴约出行,但遗憾的是自己并未在那里留过影。

▲“你来天生找我,我们就是天生一对了”钥匙扣;

天生,天然生成,命中注定。那么天生站这个名字如何来得了?据《重庆市地名词典》解释,天生桥,在北碚区北碚西南部,泛指天生文化村、麦田村、黄树村、天生路一带。以此地周家岩上有一天然石梁如桥得名。地势平坦,系抗日战争时期新建居民区,呈块状聚落。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和砖混结构楼房。西南师大、西南农大、五一研究所等设此。1952年和1981年曾出土恐龙化石。

▲天生站更名,刷爆朋友圈

“西南大学所在的北碚天生路,当地人称天生桥。但奇怪的是:从南到北2公里,哪里有半点桥的影子?这名字由来已久,很多人不明就里当然也并不追问。”西南大学校工会副主席,西南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松介绍,早些时候,天生路一侧“红石村”宿舍群下有一片延绵几公里、高约百米的山壁。山壁之上有三个巨大的天然凹陷,远处观望就好似一座雕刻在一块巨石之上的拱桥,因而有了“桥”的说法。或许正是有赖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以,就有了“天生”之名,名正而言顺,这条狭长的小街就被人们称作天生桥了。多年前,那片石壁之上其实是原西南农学院的学生宿舍和成人教育学院的学生宿舍,树木也还矮小。石壁另一侧坎下不远处就是嘉陵江的小支流——自中梁山不远百里蜿蜒而来的龙凤溪。据说,当年时常有大批学生在宿舍片区空地走过,从遥遥相对的北碚火车站看过来,结合着坎下流淌的龙凤溪,真有些“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的浪漫。这,当然是天生桥最为诗意也最为年代感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