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文艺网】第二届碚城秋韵诗歌笔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18-11-12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重庆市北碚区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碚城秋韵诗歌笔会”于11月10日在位于北碚区歇马街道的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成功举行。

重庆文艺网11月12日08时30分讯(通讯员王思屹)芸香谷里说柑桔,梁滩河畔觅诗意。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践行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服务群众的文学发展理念,加强文学交流,落实北碚区作家协会制定的“请进来”“走出去”工作计划,推进重庆文学界对北碚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了解,体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美丽乡村的日新月异,引导作家体验鲜活的现实生活,重庆市北碚区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碚城秋韵诗歌笔会”于11月10日在位于北碚区歇马街道的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成功举行。

来自区外的诗人、作家傅天琳、胡万俊、赵兴中、洪建、吴丹、王淋、张鉴、谭萍、孙小淞、李苇凡、潘昌操、安卡、一禾、杨天孩和来自北碚本地的诗人、作家蒋登科、谭朝春、郑劲松、熊辉、刘德良、于爱全、吴祥鸿、魏巍、冉烨、陈远鸿、付新民、方伟、秦俭、张昊、唐敏、李晓瑞、李君、孙澜僖、蒋雨珊、熊文佳等30余人参加了笔会。北碚区文联主席周洪玲、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党委书记骆云中、副书记易鹏出席笔会并对诗人、作家到柑桔研究所参加采风、创作活动表示热烈欢迎。

这次笔会得到了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会诗人、作家认真聆听了关于柑桔和柑桔研究所的历史、文化的详细介绍,参观了柑桔研究基地、晏阳初纪念馆、《中苏文化》杂志社旧址、磨滩瀑布等,漫步乡村田园,并对规划中的国家柑桔公园充满浓厚的兴趣,对它的未来满怀期待。

在交流座谈中,曾经在缙云山园艺场生活了近20年、被称为“果园诗人”的著名诗人傅天琳表示,她对北碚、对柑桔拥有特殊感情。她说:“我们和柑桔生活在同一个纬度,感受同样的风月雷电,看到柑桔就好像看到我们自己,我们不只是生活在柑桔周围与表面,好像是生活在柑桔内里。”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碚区作协主席蒋登科认为:“作家、诗人不应该只生活在象牙塔里,而应该走进生活,感受泥土的芬芳,感受万物的生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现实之丰富,生命之博大,艺术之广远。”周洪玲、骆云中、赵兴中、李苇凡等都谈到了自己对生活、文学的思考。诗人、书法家吴丹向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郑劲松、张鉴吟诵的屈原名作《橘颂》,既让大家体会到柑桔文化的悠久与精深,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通过对柑桔文化、乡建文化、抗战文化、乡村文化的亲身体验,与会作家、诗人进一步体会到北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北碚城乡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他们表示,将在进一步了解、理解的基础上,认真创作,写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泥土芬芳和艺术特色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