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长沙晚报】袁隆平等获未来科学大奖
发布时间: 2018-09-09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因在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作出开创性贡献

袁隆平等获未来科学大奖

长沙晚报讯2018未来科学大奖昨日在京揭晓, 因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摘得其“生命科学奖”。昨晚,记者通过袁隆平院士身边工作人员获悉,他们已得知了这一喜讯。

而在大奖公布前一天的9月7日,袁隆平院士迎来了88岁生日,当天他全程参与在长沙举行的首届国际稻作发展论坛,以此为自己“庆生”。生日当天上午8时,袁隆平准时出现在论坛的开幕式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水稻专家们致辞。休息不到10分钟,他又在“院士论稻”环节,与国内外农业专家一起讨论目前世界水稻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因此获得“物质科学奖”。林本坚因开拓浸润式微影系统方法,持续扩展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将摩尔定律延伸多代而取得的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评审体系主要参考诺贝尔奖等国际著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未来科学大奖强调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科研工作,不论奖励对象国籍、性别和年龄,旨在推动突破性基础科学研究,表彰优秀科学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进科学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