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7月24日电(吴思思、姜美婷)创作壁画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萤火”计划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数字新农人”跑出致富加速度……今年暑假,重庆多所高校积极组织师生组建“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各地乡村,汇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团: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组建“金溪清水,公艺创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团,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多天的时间里,20余名师生走访村民、乡村美育、慰问老党员、追寻红色革命印迹、用艺术讲党史等活动,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经过前期调研,服务团设计绘制出以清水村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特色农产、乡村振兴成果等为主题的壁画,面积达1500平方米。昔日光秃秃的墙壁穿上了“新衣”,换上了“新颜”,吸引村民和游客前来驻足打卡。
西南政法大学“数字新农人”团队:
手机上app终端精准实现每棵果树的滴灌,扫描二维码便能观看柑橘的生长过程……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数字新农人”实践团队来到重庆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参观当地智慧农业系统暨丘陵山地无人果园管理平台。
同学们感叹,在这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美好轮廓,未来希望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南大学民族团结实践团:
今年7月,西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含弘学院“丹心筑梦”民族团结实践团来到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东川区阿旺镇中心小学,实践团队开展“萤火”计划支教活动,课程涵盖爱国教育、民族团结、普法宣传、创意AI科普和身心健康等特色课程,丰富乡村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