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落细教育部等一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近日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市30余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齐聚一堂,专题研讨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等问题。

本届论坛主题为"奋进心征程 青春向未来”。论坛自今年2月在西南大学启动以来,历时4个月,全市55所高校积极参与其中,开展了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比赛、三级心理之家建设成果比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比赛三类活动共计282场,覆盖学生13万余名,在提交的10819件作品中评选出市级学会奖298项
在6月30日举行的总结颁奖会上,8支学生队伍作为代表现场展演了心理成长微课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优秀作品。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四所高校就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课程思政平台的搭建、教学相长的案例分享、心理之家的共建机制展开了研讨和交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和重庆科技学院朱卫嘉教授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提出了未来规划和前景展望。

论坛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论坛,把全市高校按行政区划分为四大赛区,在校赛.市赛的基础上增加了片区赛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各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此外,论坛聚焦主题、突出立德,依托"学史增信”榜样的力量“生命教育与心理成长"主题开展微课比赛,将课程思政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心理之家建设成果比赛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院校、进班级进宿舍,切实加强朋辈的育人功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比赛展现社会心理服务能力,推进社会反哺实效;论坛也十分注重实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学生喜欢的微课、小报等形式,辅以新媒体新技术手段,使活动更接地气。
重庆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是大学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也是各高校心理育人的优质平台和重要载体,有效促进了高校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提升了全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助、互助、助人,实现交流、感悟、成长,培养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