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鲜膜上涂鸦创作、在风筝上手绘慢城风光、利用废旧材料打造大地艺术景观……7月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在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慢城“小橘悠悠谷”儿童乐园开展,这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为保合村小朋友们精心策划的公共美育研学课堂。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在保鲜膜上涂鸦画画。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展开创作,用丙烯颜料将慢城保合书院、秀才湾、村史馆等地标性建筑画到风筝上,并在保鲜膜上涂鸦代表慢城特色的蜗牛标识,“我很喜欢画画,但从来没有在保鲜膜上涂鸦创作,我觉得这很有意思,以后我还会继续尝试。”参加研学活动的小朋友说。

志愿者和小朋友运用纸板、布料等废旧材料完成巨型“橘子”。
“哇,我们做了好大一个橘子!”运用纸板、布料等废旧材料完成巨型装置艺术也是课堂内容之一,小朋友们共同制作的艺术景观充分彰显慢城橘乡特色,以在地性艺术创作点亮美丽乡村。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服务团成员郑华婷是一名美术学公费师范生,她表示,“我们服务团将研学活动带进乡村,把美育课堂搬到大自然,搬到游乐场,以自然为背景,以大地为教具,带领小朋友们发现大自然的美,捕捉生活的美、提升艺术感知力,给乡村小朋友们的童年增添更多色彩和创意。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形式新颖的美术教育实践机会。”
据悉,除了公共美育课堂,这群大学生还在长寿慢城举办了乡村美术作品展览、手绘了慢城文旅特色地图,以艺术实践赋能乡村振兴、彰显乡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