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七一客户端】以学增智·重庆见行动 | 西南大学:读懂“题中之义” 推动主题教育有收获、见实效
发布时间: 2023-06-20 00:00  作者: 胡晨愉 胡梦元  来源: 七一客户端   浏览次数: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七一网、七一客户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下,推出“以学增智·重庆见行动”系列报道,集中呈现重庆各单位在以学增智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特色做法,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6月15日下午,“以学增智·重庆见行动”主题宣传采访报道团走进西南大学,感受西南大学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的过程中,如何系统谋划、全面部署,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一体推进,以实干担当推动主题教育有收获、见实效。

深学细悟 把握理论精髓

“2023年,西南大学牵头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37位,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一期硕果累累,二期团队也顺利入驻……”西南大学张卫国校长正在面向全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特别指出推进科研创新、服务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的极端重要性。

西南大学张卫国校长面向全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开展主题教育期间,西南大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真学、真悟、真信,更要真用、真干、真抓,锚定铸魂增智和正风促干目标任务,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效,把在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主题教育学习现场

李旭锋书记牵头梳理问题检视整改清单,明确“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发挥和引领事业发展作用”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以“四个聚力”筑牢党建“一融双高”顶层设计、建设根基、实践能力和质量效能。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学铸魂,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强化示范带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做到对党忠诚。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出信仰信念信心,找到发展的思路办法,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中交出高分报表。

务求实效 深入调查研究

西南大学党委以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为契机,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对内对外“身入”和“心到”,为调查研究注入新时代元素,让调查研究助力新发展态势。组织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讨论”主题研讨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师生等内容开展实地调研,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调研整改相统一,才能让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站稳脚跟、行动有力。”党委组织部党校办公室主任余小蓉谈道。学校第一时间厘清领导干部调研工作安排,建立工作台账,引导全体干部紧扣“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成果”开展调查研究,把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实效。校领导迅速明确调研主题,结合下沉一线的座谈式调研、赴院校企业的访谈式调研、与师生员工面对面的沙龙式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列举提纲的书面式调研等方式,从体制机制、战略路径和渠道阵地等方面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处级领导干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流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师生党建与思政工作等内容,深入基层、走近师生,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高效开展调研。

聚焦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在校内开展调研,锚定加强基层党建和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争创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督促有关部门努力把好工程质量关,确保建设工期进度关,保质保量、加快推进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学大楼、四新村学生公寓等十余项重要惠民工程的落地完善。

校长张卫国围绕“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主题开展调研,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统筹督导;带队赴安徽访企拓岗,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供需对接,特别是进一步探索共育、共引、共创、共建的工作模式,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力。

聚焦需求 推动教育发展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为破解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问题,学校进一步完善“新学工”理论架构与实践范式,践行“六个贯通”探索方案和创新尝试。

前不久,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中心——“青李空间”正式启动运行。“主题教育期间,我们通过和学生座谈等方式,调查了解到有的学生来自边远和农村地区,在艺术兴趣方面缺乏好的学习机会。”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罗军介绍道。“学校在了解到这些需求以后,结合主题教育要求,基于‘青+空间’‘一站式’综合育人服务平台,邀请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朋辈帮扶,既满足了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又提升了‘小老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据了解,为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西南大学建设了学生园区“一站式”党建引领综合育人服务平台“青+空间”,目前正着力打造青李空间、青樟空间、青竹空间三个空间,后续将持续推进园区建设,让学生足不出园区,尽享“一站式”丰富学习生活。

同时,学校“N次方”计划助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课堂为来自20多个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提供美术类、音乐类课程学习。学生工作处以助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宗旨,“五育并举”打造“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构建先锋领航、伙伴护航、同辈伴航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启慧增智、成长成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尤克里里乐器简单易练习,弹奏出来的旋律明快富有青春气息,一群爱好音乐的青年人聚到一起,在音乐中寻找共鸣,能够纾解心中烦忧”弹唱训练班的成长伙伴许先骜谈到。这个班由来自生科、工程、文学等学院共2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学员们积极上进、勤奋乐观、热爱音乐,成长导师黄垭飞、成长伙伴许先骜带领大家携手走进音乐世界,感受音乐基础理论讲解、尤克里里乐谱识读、尤克里里演奏技巧等,跳跃的音节如花开的声音,拨动心底最深处的那根弦,学员们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在同伴互助中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陶冶情操、提升能力。

尤克里里教学现场

此外,学校还组织成立了由来自蚕纺、历史、电信等学院共2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零基础速写入门班,所有学员均为零基础,热爱美术却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未曾尝试系统学习,成长导师李媛媛、成长伙伴丁汀作为学员们“美好历程”的同伴,与大家共同打磨线条、一起采风写生,从如何削笔到握笔姿势,从了解美术材料用具的特点到使用方法,从素描构图、透视关系再到如何线描等都详细讲解,并通过生动的描述与示范,加深学员对美术绘画的认识,课堂上大家一起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增长能力涵养、享受艺术滋养。

素描教学现场

刀刃向内 抓好检视整改

学校党委牢牢树立“破题”思维,推动检视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找真问题真找问题。检视整改组召开部分处级领导干部问题清单反馈会,对处级领导干部问题清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和电话反馈,并及时修改完善问题清单;对经学校党委研究确定的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建立整改台账。目前,学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已梳理出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48个,研究确定12项专项整治任务。

让行动忠于信仰,是最好的主题教育。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要题大推进,以推动解决发展命题。学校党委科学部署,相关职能部门锚定“十四五”规划实施路径和预期目标,对标对表12个专项规划中38个关键指标,重点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化建设等6个方面,深入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和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全面推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

“坚持需求牵引,结合学校学科特色,积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助推学生思政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为时代新人培育贡献西大力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西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罗军表示,学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真学笃行、务求实效,奋力开拓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胡晨愉 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