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采荷花’,采到了就要去找下一个(草药)在哪里。”电脑前,7岁的丁栎华在家人指导下熟练地按动键盘、鼠标,在“野外采摘”游戏里不断寻找能入药的植物。5月27日,西南大学药学院举办“小小药学家·快乐起航”科普活动,200余名小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药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天的科普活动从“生活中的药物”“药物的特性”“显微镜下的药物形态”“真实与虚拟”“中药识别”等角度,设置了11个科学实验,小朋友不仅亲手体验制作香囊、薄荷膏、驱蚊凝胶球的过程,还参观了智能制剂工厂,了解药物制剂的制作过程,观察神奇的植物微观世界。

▲同学们在西南大学药学院接受药学知识科普。记者 李志峰 摄
“在学校里,我很喜欢科学实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万思妍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观察、鉴别了药物的特性。
“每一项科普实验的背后,都涉及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药学知识。我们期待通过活动向少年儿童传播科学精神和药学文化内涵。”西南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陈敏介绍,“小小药学家”科普活动是该学院于2021年创新打造的一个科普品牌。活动以弘扬药学文化为目标,以设立在西南大学的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载体,为少年儿童开设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科普实验,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药学的兴趣,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拓展科学思维能力。

▲同学们在学习草药知识。记者 李志峰 摄
据悉,“小小药学家”科普活动目前已举办十余场次。西南大学药学院还将探索建立“科普实验库”,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分层次教学,开发更多科普实验,并与全市中小学建立联系,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小小药学家”科普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