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教育部高校思政骨干培训研修中心(西南大学)于2023年3月22日——3月24日举办四川大学党建工作组织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为夯实高校基层党建基础、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提供坚实保障。

排忧解难“减压阀”,争做群众利益“维护者”
“有纠纷找老马”,这已成为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很多群众的习惯。多年来,马善祥用他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超的“老马工作法”,将征地拆迁、医患纠纷、意外事件等多种矛盾“导火索”化解于无形,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爱岗敬业干实事,扎根基层做奉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琐事入手,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好群众工作,这是“时代楷模”马善祥传递的一种精神。
此次培训将聚焦高校组织员素质能力提升,综合运用专家辅导、红岩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除邀请从事基层群众工作30多年,坚持“思想和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基层思想工作方法的全国“时代楷模”马善祥做“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方法”的专题报告之外,同时还请到市政协常委杨清明、西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等资深专家学者,围绕扎实做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主题,进行专题授课辅导,重在建堡垒、打基础,强示范、聚合力,以提升高校组织员服务基层群众工作能力。
组织员精进业务能力,做好党建工作“当家人”
组织员制度是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所确定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制度,组织员是基层具体从事组织工作的“工作队”,也是加强基层党建的“排头兵”,在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院和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党建工作思路,丰富的党建实践经验,为培训提供雄厚的基础保障。此次培训聚焦党建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断精进业务能力、拓展职业前景,切实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积极贡献。
聚焦建设“五型党支部”,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学校强。基层党组织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培训中心结合四川大学30名组织员的实际培训需求,聚焦推进“五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要求,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本要求,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实施“红岩先锋工程”、开展“百千万”示范培育,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通过此次专题培训,旨在提升学员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组织员队伍。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