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第一眼重庆广电】面向未来,课程如何建设?重庆师生畅所欲言
发布时间: 2023-11-26 20:54  作者: 卿一学 方芳  来源: 第一眼重庆广电   浏览次数:

未来是AI的天下,谁来当霸主?

怎样的人,更适合发展中的未来?

……

1126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微论坛在重庆育才中学开讲。本次论坛由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组织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学校长和教师共同围绕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展开探讨与交流。



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莫景祺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课程实施方案是一个由各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需要各要素统筹协调,整体发挥育人功能,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的要求。除了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要加强对修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专业指导。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等重点学校的专家,也纷纷就未来人才培育阐述观点看法。


论坛上,“师生对话”环节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现场老师解答道,AI绘画精致却空洞。绘画等艺术品除了展示技法,更多的是要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价值观,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给学生们创作技法,还会教授艺术史论、艺术鉴赏、艺术哲学等知识。

“我们不仅不会输给AI,未来AI还会帮助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听完老师解惑后,幺金秀自信地表示。


随后,四名西大附中的学生畅想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课堂。

李孟夏同学希望有机会站上讲台,由她给同学们解答题目,这样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

幺金秀设计了一门融合课程——“心理美育”,她希望通过美好的事物,让所有人的心灵得到放松。

小刘同学希望对教学空间进行突破,比如历史课,她希望走进博物馆甚至考古现场,将书本知识与古迹实物相结合,收获在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技术人员”文彦博自建AI仿真人描述了心中的理想课程:学校是土壤,学生是种子,学校为种子提供养分,却不去规定种子的生长方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探索和实施自己的发展路径。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欧健表示,近年来,西大附中打造了“三群一线”课程体系,以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目标,建立贯穿中学六年的课程体系。其中,全面发展课程群包含了国家学科必修、学科综合选修等课程;终身发展课程群包含了人格教育、生涯规划等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群包含了学科竞赛、人文强基等课程。


据了解,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是全国教育领域的品牌性学术活动、综合性学术盛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专业号召力和实践引领力。

论坛聚焦基础教育改革热点,积极宣传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研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分享和智力支持。“微论坛”作为重要的会议组织形式,自2013年起已连续开设九届,它为基层教育单位搭建了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