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2月1日电(记者杨仕彦)近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与中国国家版本馆在西南大学联合举办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研讨会。来自中心共建单位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领导,以及重庆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代表,专家学者、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共设有主旨演讲、主题研讨两个环节。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玮教授以《亚里士多德与荀子论道德动机》为题,探讨了中希两位哲学家道德动机的异同之处并以此窥探人类思考的共同模式;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江林昌教授通过比较中希文明起源发展路径,有力论证了中国存在汉语史诗的事实,指出构建汉语史诗“三大体系”有利于丰富世界史诗理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欣院长指出开展中国文化外译研究,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旭院长从文化特质、价值观、民族心理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在主题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管理建设”等议题发表了精彩的见解并展开了讨论,内容涵盖宗教哲学、伦理道德、语言文学、法律制度和中心管理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
未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用实际行动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准确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趋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