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以“丝路筑梦 五洲同行”为主题的西南大学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热闹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欢聚一堂,各展风采。


开幕式上,来自新加坡、希腊、刚果(布)、意大利等38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们身着当地传统、特色服饰入场展示。留学生们还带来了当地传统舞蹈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尼日利亚留学生鲁广志告诉记者,他们头上的帽子看似普通,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当地,只有地位较高的首席才能佩戴,帽子越高,意味着佩戴者的地位越高。“我们的国家最高也37℃,但会有风,所以佩戴这样的帽子也不会热。”鲁广志笑着说。

“在埃及传统文化里面,法老很喜欢使用金子来打造器物,所以埃及人在出席一些重要场合的时候,就很喜欢佩戴金饰。”埃及留学生乔菲儿一边制作美食一边介绍,“我佩戴了很多蛇形首饰,这是因为蛇在埃及历史中,曾代表过守护神。”

“我们的服装颜色跟国旗颜色很接近,所以在重要的场合,我们都会穿这样的服装。”刚果共和国留学生吉利说,他们衣服上的图案代表了勇气、勤劳。

“我穿的是印尼达雅族的传统服饰,达雅族会用猪獠牙、狗獠牙作为装饰,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身着印度尼西亚传统服饰的刘文昊无疑是活动现场最吸睛的人之一,不少中外学生纷纷来与他合影,“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中外学生都建立良好的关系,友谊天长地久!”刘文昊还特意用重庆话,表达了对重庆的喜爱:“我来重庆六年了,喜欢吃重庆的火锅、小面。霸道!”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各地的美食展和五洲风情展,各国传统服饰、手工艺品和传统美食悉数亮相。来华留学生成果展、国际学生摄影作品展也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赏。


本届文化艺术节将持续至12月22日。期间,还将举行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外师生趣味运动会、2023年国际学生中文歌曲大赛决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了解,从举办国际文化节开始至今,已经展示过120个国家及地区的文化,参演者上千人次,吸引上万观众观看。其中,本届文化节是参演者最多的一届,达到200人以上。

“国际文化节是西南大学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今年恰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以“丝路筑梦 五洲同行”为主题的文化节,更是别具意义。”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光明表示,“这里不仅有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也有中外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