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2月14日电(李承桓)12月13日,第八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决赛在西南大学师元讲堂举行。经初赛、复赛选拔出的重庆各区县30位好老师与15位公费师范生一同参与决赛比拼。他们以教育家精神要求自己,讲述乐教爱生的动人故事。这次大赛,线上线下共计56.6万人次观看。

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西南大学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委会协办。此次比赛旨在弘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2016年至今,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吸引数千名教师积极参与,成为重庆市宣传好老师故事、教书人匠心的一张名片。
重庆市教委一级巡视员帅逊,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常务副会长邓沁泉,监事长粟梅,副秘书长杨旭红,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光明,人力资源部部长邹芙都,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亮,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陈恩伦出席颁奖典礼,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陈铮担任典礼主持。
参赛选手中既有深耕教育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也有踌躇满志的公费师范生。经过七小时的激烈角逐,中小学教师组诞生了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公费师范生组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合川区、铜梁区、永川区、巫山县教育委员会,高新区公共服务局获优秀组织奖。在比赛中,选手从不同的方面切入,从动人的细节中展现出教育的大爱、坚守、匠心等美好品质。
比赛结束后,评委代表,西南大学教授董小玉点评道:要想成为“好老师”,首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有教无类”,涵养“浩然之气”,做到“知行合一”,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其次,要钻研教育真学问,深耕专业与文化根基,练就“千锤百炼还坚劲”的意志,铸造“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品质。同时,要涵养仁爱胸襟,厚植育人情怀,做烛照心灵的点灯人、浇筑正能量的追梦者。
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光明表示,本次大赛的主题“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正中时代命题,我国要想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还需要一代代教师艰辛跋涉、辛勤耕耘,祝愿“重庆好老师”成为重庆教师发展的金字招牌,助力更多的好老师成长成才。
市教委一级巡视员帅逊认为,大赛传递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正能量,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市师德师风建设的亮丽名片。他以“三点希望”与老师共勉:一是胸怀“党之大计”,做政治信仰坚定之师;二是常修“为师之德”,做品德修养高尚之师;三是勤练“育人本领”,做能力素质过硬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