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暨《教师教育学报》创刊十周年研讨会拉开帷幕。此次会议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与学科建设”为主题,由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期刊社《教师教育学报》联合承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高等教育中心参与协办。大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100余名全国各高校教师教育的专家、学者,国内教育知名期刊主编线下参会,教育同仁通过直播参会,共同关注教师教育发展。

开幕式在西南大学东方红礼堂举行,由西南大学原副校长、《教师教育学报》主编陈时见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光明为大会致辞,他表示,为了构建综合性大学框架下卓越教师教育体系,西南大学牢记使命、四步并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打造“UGIS”教师教育体系、助力全国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此外,他还介绍了《教师教育学报》十年来的累累硕果,展现了西南大学以高质量教师教育发展为己任的风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致辞。他认为,应着力推动教师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以及实践层面提供有力支撑。教师教育兼具政策属性、实践属性和学术属性,因此,他倡议教师教育研究进一步融入学科教师教育范畴。接下来,他带来题为《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理论框架和若干要素分析》的主题报告,从培养体系、培训体系、评价体系、配置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关键影响因素。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致辞并作主题报告。他谈到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十二条显著特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家精神”引领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素质取向、全面发展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矩阵结构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指向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的教师人才培育体系,“人才引领驱动”的人才培育体系,“AI赋能”的教师终身发展体系,“开放灵活”的教师人才培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教师人才培育体系,良法善治的教师人才培育体系。
接下来是《教师教育学报》创刊十周年成果报告,由西南大学期刊社社长张陈主持。与会人员共同观看《教师教育学院报》创刊十周年展示片,随后公布《教师教育学院报》优秀论文和优秀审稿人名单。成果展示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会长高宝立作点评,他认可《教师教育学报》的学术赋能、守正创新等特色,并强调教育期刊的多方面价值:理论创新的原理、教育政策咨询的智库、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理论导向的窗口和教育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助力。他进一步指出,教育期刊应从六方面加强工作:以政治站位明确方向,以时代需求找准定位,以质量标准促进评价,以学术治理促进规范,以中国立场开拓国际视野,以队伍建设强化内涵。
大会报告一由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主持,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靳玉乐带来《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报告。大会报告二由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原院长陈恩伦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范国睿作了题为《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育》的报告。
20日下午,大会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主题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场分论坛。4月21日,将在西南大学东方红礼堂举行三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