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后在铜梁开展了48项技术创新,助力农作物增产10%,实现增收18%……”
5月11日下午,一场名为“挺膺担当 共赴时代之约”的思政大课在西南大学举行。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本堂思政课通过学生、老师经验分享、情景短剧等形式,回顾了师生们在服务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真实案例,激励广大青年师生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思政课上,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老师张伟、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学生张帅和新闻传媒学院学生周金锦分别分享了自己在生产一线治学育才、学农助产和支教经历,展现了西大师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篇章的生动画卷。

“怀着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理想抱负,我带领团队连续5年开展葛根研究,在重庆大足、北碚,四川遂宁等地推广葛根种植5112亩,带动37个村集体、3200余户农民致富。”来自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帅表示,挺膺担当的青春,就是在泥土里开出的自强之花,自己已经参与到西部计划中,要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到乡村最需要的地方。

“支教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奉献与坚守,而是一届届团队之间的延续,一个个夏天的山海奔赴,一场场无悔的青春接力。”西南大学“西小兰”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成员、新闻传媒学院的周金锦认为,青年不仅是历史转变的见证者,更是投身其中的建设者,要把青春印刻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课堂上,学校辅导员和学生还共同演绎了情景短剧《辅导员侠》,通过“就业引航”“学业指导”“心理帮扶”三个微场景,再现了学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引领、学业支持、心理疏导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场景,展现了真实、立体、鲜活的思政工作者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动群像。

学校党委书记张卫国讲授题为《践行初心使命 助力乡村振兴》的思政大课,梳理了学校乡村建设的历史源头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服务“三农”工作的行动实践和新时代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担当作为。他寄语西大青年师生,敢拼敢闯,成为创新引领的排头兵;奋发图强,成为实践报国的先锋队;挺膺担当,成为建功一线的生力军。

“这堂思政课太充实、太精彩了,原来榜样就在身边、原来行动就在当下。”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的本科生郭希未感叹到:“我也希望毕业后,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奉献青春,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份使命担当继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