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举行第三届公费师范生“好老师”演讲比赛
通讯员 胥心谷
为激励广大公费师范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5月17日下午,西南大学在教师教育学院师元讲堂举行第三届公费师范生“好老师”演讲比赛。教师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董小玉、副教授骆鹏、档案馆副馆长郑劲松、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谢沁怡、团委副书记李立担任比赛评委。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陈铮、辅导员郑婷及师范生100余人现场观摩比赛。比赛由教育硕士付丽峰主持。

经过初赛选拔,16位公费师范生脱颖而出,分别作为各师范生培养学院(部)的代表晋级决赛。在决赛舞台上,他们呈现了一场信仰与朝气交相辉映的视听盛宴,展现了师范生“扬帆起航,教育为先”的青春风采。
在思维与激情交织的舞台上,参赛选手紧扣“四有”好老师的演讲主题,以深远的立意、铿锵的声音,点亮教育的火焰,描绘出心中“四有”好老师的理想肖像:“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溪水轻快悦耳,清新灵动;“好老师需要坚持‘三个度’——思维深度、教育广度与仁爱温度”,如雷鸣有力,掷地有声;“我牵挂着我的孩子们,就像当时老师牵挂着我们”,如暖风轻柔,温煦细腻。
黄亦宜以《不止一张书桌》为题,娓娓道出了对特教事业的至爱与承诺。她巧用三重手语奏鸣——“坚信”“专业”与“热爱”:坚信是洞察的眼睛,专业乃教育之根基,热爱是进步的翅膀,在旋律交织中抒发出以心传火,用爱照亮每个角落的无私愿望。
赵石荣蓉深情演绎《我和那盏明灯》,她以个人历程映照教育梦想,母亲的奉献、恩师的启迪,共同交织成为追求师道的坚定信念。她以情真意切的叙述传递了教育薪火相传的力量,道出好老师应有的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理想信念及仁爱之心。

董小玉教授作比赛点评,她以“奋斗”“传承”“擎灯”三个关键词,点击教师应有的精神着装:静水深流,做教育事业的奋斗者;润物无声,做教育之火的传承者;播撒星光,做育人之路的点灯者。她寄语公费师范生,在今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拒绝躺平、拥抱奋斗,用充满关怀的品质、知识的积淀、智慧的力量,以教育家精神擦亮育人、育心、育才的青春画卷,点亮熠熠生辉的教育星海!
陈铮副书记宣读比赛结果: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她希望师范生能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筑牢教学功底,紧跟时代步伐,当好学生成长之途的引路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