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西南大学:“行走”的思政课来到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5-21 00:27   编辑:网站编辑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西南大学:“行走”的思政课来到博物馆

记者 黄汉鑫 通讯员 雷四维

5月17日下午,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为来自西南大学“神农班”的同学们讲授了一堂形势与政策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堂思政课的教室被“搬”进了学校博物馆,带给了不少同学新奇体验。

课堂上,王进军与大家围坐一堂,借助丰富的数据资料和图像资源,对重庆新的时代使命和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以及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山区库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推动山区库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一道历史难题,也是一个时代课题。”王进军说,作为一所以农业科技和教师教育为特色优势的高等学府,学校在办学的百余年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西大人立足祖国乡村大地,推动着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了强国建设。


随后,王进军和同学们步行来到“从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西南大学强农兴农百年成就展”的展厅现场,同大家一道在生动的图文呈现和实物展陈中回顾了学校服务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践诺征程。

据了解,该展览分为“回首:百年乡村建设中的西大身影”“现场:全面乡村振兴中的西大作为”“展望:农业强国建设中的西大担当”三个篇章,集中呈现了历史上的中国乡村建设试验、西南大学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早期探索、新时代“五大振兴”中的西大贡献等内容,展示了西南大学通过科教扶贫、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智库建设和国际交流传播等途径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与作为。

“在展览和讲解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前辈们扎根祖国大地,立足田间地头,助力乡村建设的热血担当,作为一名农学专业学生,我也希望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用自己的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西南大学“神农班”2022级农学专业本科生曾梓涵说。

“像这样形式创新、内容生动的思政课在学校已逐渐成为常态。”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丽表示,学校还将立足优势特色,挖掘红色资源,把握青年成长成才发展规律,用心办好具有西大特色的“思政大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