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8月8日晚,巴黎奥运会女子举重59公斤级比赛现场,首次登上奥运赛场的西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子罗诗芳以241公斤的总成绩强势摘得金牌。算上这枚金牌,共有四位西南大学的学子在三届奥运会上获得了七枚金牌。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张亚雯就搭档魏轶力,凭借出色发挥以2:0直落两局击败日本选手前田美顺/末纲聪子,摘得羽毛球女双的铜牌。目前在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任教的吕远洋,作为中国艺术体操队的队长,曾带领队友成功摘得获得北京奥运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银牌。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西南大学学生王涛获得男子10米气步枪射击第4名,赵建国获得男子50公里竞走37名。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有五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奥运代表团参加比赛,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2013级体育硕士研究生施廷懋搭档吴敏霞夺取女子三米板双人金牌。2016年8月15日,施廷懋又在女子三米板个人获得金牌,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的八连冠,也成就了个人大满贯。

赵帅夺得里约奥运会男子跆拳道58公斤级金牌。据新华社
里约奥运会上,西南大学体育学院2013级本科生赵帅勇夺跆拳道58公斤级金牌。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国奥运军团第一块男子跆拳道奥运金牌,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历史。此外,多布杰(男子马拉松),李影(女足)都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在里约奥运会上亮相的机会。
西南大学2014级学生、男子举重运动员谌利军是当时男子62公斤级的世界冠军,他所参赛的里约奥运会62公斤级举重比赛是中国体重队的优势级别,谌利军是这个项目的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可惜由于赛前减重过量,导致比赛期间双脚抽筋,被迫退出比赛。面对镜头,这个坚强的湖南小伙子眼眶泛红,一连说了好几个“对不起”。

谌利军夺得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金牌。据新华社
五年之后的东京奥运会,谌利军弥补了自己的遗憾。北京时间2021年7月25日晚,已是西南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的谌利军出战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在抓举发挥失常、总成绩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他第二次挺举直接加重12公斤到187公斤,并最终顶住压力,实现惊天逆转,打破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纪录,反超对手锁定冠军,实现了个人大满贯。
谌利军在接受采访时眼含泪水地说:“一路走来确实很不容易,这些年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拿冠军,现在里约奥运会的经历已经翻篇了。”网友们纷纷感慨,认为他是“逆风者”“胜利军”。
同样经过了五年时间,已是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施廷懋,又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和单人3米板项目上卫冕成功,两届奥运会摘下四枚金牌。

施廷懋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三米板金牌。图据新华社
鲜为人知的是,为抑制伤病带来的的疼痛,每次大赛前施廷懋都要吃止疼药,在当年3-5月期间她的状态并不好,伤病的困扰带来的是身心的双重考验,她不断调整心态恢复身体,才找到了最佳状态。比赛当天,转播镜头捕捉到施廷懋双脚缠着厚厚的绷带,引得网友纷纷泪目,表达敬佩之情。
西南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廖秋云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5公斤级决赛中,仅以一公斤的差距憾负对手,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银牌。在挺举比赛中,她两次打破奥运会121公斤的纪录,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东京奥运会上,赵帅在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比赛中,战胜赛事1号种子选手、韩国名将李大勋,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一枚铜牌。
作为奥运卫冕冠军的赵帅,从里约奥运会的58公斤级到2017年世锦赛的63公斤级,再到2021年的68公斤级,他不断挑战自己,每升一个级别,对于职业运动员都意味着积分要从零开始,同时也是比赛打法的全新挑战。
赵帅的硕士、博士阶段导师郭立亚表示:“从58公斤级到68公斤,升了整整十公斤,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这次虽然不是打上一届奥运的级别,但也相当于‘卫冕’了。”
施廷懋的2金、谌利军的1金,再加上廖秋云和赵帅的精彩表现,西南大学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为中国队斩获三金一银一铜的成绩。
施廷懋和赵帅的博士生导师郭立亚教授介绍,优秀的成绩背后,与他们平日刻苦的学习与训练密不可分。施廷懋克服了伤病和疫情的影响,虽然她摘金牌看似轻松,但在平时她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巨大努力。

2016年施廷懋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据西南大学官网
“施廷懋、赵帅、谌利军和廖秋云这几位同学作为专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与学习中与其他同学不同,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寒暑假。”郭立亚表示,他们除了日常随队训练外,导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调整他们的上课时间。“也就是说,别人训练后的休息时间,是他们的学习时间。别人的寒暑假,也都是他们的学习时间。”
“施廷懋、赵帅等最初考入西南大学时只是普通运动员,后来由于他们刻苦训练,不断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而被选入国家队。”郭立亚称,这些优秀运动员除在国家队或地方队进行专业训练外,学校会在体育学基础理论、大数据分析、心理培训、战略战术等方面,全面、科学地指导他们的成长,这种“体教融合”的模式,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体育人才。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西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罗诗芳和贺相红作为正式选手,征战巴黎奥运,这也是他们首次登上奥运赛场。除了这两位正式选手外,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崔利宏作为竞走替补队员,入选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张凯、穆文喆作为跆拳道陪练队员,参与本次巴黎奥运。
作为郑钦文的专业陪练,2023级学生肖霖昂从6月开始就随郑钦文团队在欧洲训练比赛,并在现场见证了郑钦文夺得奥运网球女单金牌的历史时刻。
在竞走男女混合接力比赛中,贺相红和另一位女选手切阳什姐组成搭档收获第14名,圆满地完成比赛。

本届奥运会上,罗诗芳在女子举重59公斤级夺得金牌,以抓举107公斤、挺举134公斤,总成绩241公斤强势摘得金牌。目前,该项目的挺举奥运纪录、抓举奥运纪录、总成绩奥运纪录和总成绩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均是罗诗芳。
罗诗芳在西南大学的教练李靖文表示,罗诗芳是一个遇强则强的运动员,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重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她败给了朝鲜运动员,只获得了银牌。自那之后,罗诗芳在本已非常严苛的训练之外,还为自己增加腰腿力量训练并且严格执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3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中,罗诗芳虽小臂带伤,但她咬牙举起了自己从未在比赛中举起的139公斤的重量,力压朝鲜运动员,夺得金牌。
得知罗诗芳摘得巴黎奥运金牌后,李靖文激动地说:“她实现了人生最大的目标,为重庆和国家体育事业增光添彩。”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表示:“这是谌利军同学后,西南大学学生夺得的第二枚举重金牌,祝贺罗诗芳同学,实现了自己赛前说的话:为国争光,为校添彩。”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编辑 向家庆 责编 李雅歆 审核 廖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