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重庆市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土特产生产经营带头人、乡村网红两个专业培训班在西南大学开班。从全市遴选出的200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将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成为重庆市乡村振兴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

在开班仪式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韩旭东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头雁”项目,将其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展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切入点,早在年初就将“高质量做好‘头雁’项目”写入了2024年工作要点。自今年“头雁”项目启动开始,学校组建了“头雁”项目工作专班,组织专家深入调研,精心研究,制定了科学的培育方案。将充分利用多年农业产业人才培养经验,发挥师资、文化、资源、平台等优势,进一步总结提炼培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过程管理,加大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力度,确保规定培育内容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重庆市2024年“头雁”培育任务。
为培育和造就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乡村人才队伍,从2022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头雁”培育项目。重庆将“头雁”项目纳入重庆《“十四五”人才发展建设规划》重点实施,计划5年培育2000名“头雁”,截至目前,重庆市已累计培育800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程龙表示,本年度“头雁”项目分为土特产(脐橙、脆李等水果)生产经营带头人、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内容电商)两个专业、四个班级,将按照定制化集中学习、在线学习、体验式学习、导师团队帮扶的“四个一”培育模式进行培养。培训设置了有关脐橙和脆李等水果品种的栽培技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贮藏与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课程,以及乡村网红专业课程,涉及产品拍摄、视频剪辑、账号营销、脚本编辑、话术技巧、人设打造等直播带货技巧。
“头雁”代表、重庆市半亩花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何平说,半亩花田如今已在重庆多地建立各类食用菊类2000余亩,年产各品类菊花鲜花80万余斤,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带动了周边农户300余人就业。“我渴望通过‘头雁’培育项目汲取到最新的政策知识,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把产业做大做强。”对培训,何平充满期待。
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莫杰介绍,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培育“头雁”2000人,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进一步夯实重庆乡村全面振兴人才基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