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1日电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获悉,由西南大学组建的重庆市“馨小青”助残志愿服务西南大学分队(以下简称:西南大学分队),打造“绘童心·读世界——做特殊儿童的点灯人”助残绘本课堂项目,发动青年志愿者1700余人次积极投身到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动中,截至目前已联合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奔月路幼儿园、可爱尔融合幼儿园、星康会儿童心智发展中心开展活动200余次,服务特殊儿童超2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近5000小时。
学校依托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江小英老师等专家教授团队,重点面向学校公费师范生群体招募志愿者,组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讲师团队,明确“每个孩子都是故事的作者,每个故事都值得被点亮”的核心教育理念,定期开展培训,确保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和创新能力。
“馨小青”青年志愿者以成长故事、亲情流露、自然科普为主题,针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精心挑选和改编绘本故事,使其更贴近他们的成长需求,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方法,增强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对外界的探索欲和分享欲。
此外,“馨小青”青年志愿者用微笑和鼓励的话语,精心设计的互动和游戏,积极营造温馨、包容的课堂环境,让特殊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图为“馨小青”助残志愿者和特殊学生一起完成绘画。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供图
说到绘本阅读课堂的意义,“馨小青”助残志愿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本科2023级公费师范生房宇深有体会。“我刚开始进入班级的时候,小明(化名)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好像对外面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上课时甚至会突然崩溃大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通过绘本中的故事和图画,逐渐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他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动作,但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房宇说,绘本阅读课堂不仅是一个教授知识的平台,它更像是一个桥梁,连接着孤独症儿童和这个世界。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图画和故事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学会表达和交流。
西南大学分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助残绘本课堂项目,不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够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未来,西南大学将继续助力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每一个角落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