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句俗语,叫做“捡落地桃子”,意思就是捡便宜。不过,为啥要捡桃子,而不是梨子、苹果、菠萝,或者其他的水果呢?
或许,可以从重庆的一场比赛里寻找答案。
12月7日,2024年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科正杯”果树技能大赛在北碚区举行。来自西南大学、贵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新农人们齐聚一堂,进行技艺切磋。这也是云贵川渝四个省市高校的首次果树技能比拼。

本次比赛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桃树的嫁接。说到桃树,关于“捡落地桃子”的问题便再次浮现。据专家介绍,桃树是一种相对比较易存活的果树,在野外,自然生长的数量也比较多,所以也是“孙悟空”们的最爱。
不过,对于人类而言,野生毛桃的品质并不友好,不但酸涩难吃,并且还难看;可如果望着满世界的毛桃就此作罢,好像又很难让人心甘情愿。面对这样的难题,怎么办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嫁接。

据了解,因为桃树存活率高,排异性又比较低,嫁接就自然成为了一种有效改良桃子品质的手段。只需要将好品质的幼苗嫁接上野生桃树,短短两三年时间,野生桃树就能够被“驯化”,结出甜美可口的蜜桃。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地节省了栽种和管理果树的时间,并且还能通过嫁接,时不时地调整桃子的品种,从而达到调整口味的目的。
这样看来,发明“捡落地桃子”的那位前辈,的确语言用得巧妙,不但满怀了“便宜容易被捡到”的期待,更希望时不时地捡到不重样的好东西。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不过,对于参赛的选手们来说,捡便宜是不可能了,比赛靠的是实力!
削接穗、开砧木、绑缚接口….大家比的是谁的手脚更快,谁削的切口更准,缠的幼苗更稳。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些技能眼下是一项在校的必备技能,将来则可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竞技,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的盛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比赛,云贵川渝四地的高校不仅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与合作,还共同探索了园艺技能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地方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的合作,也期待有更多高校加入这一行列,共同携手推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园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园艺人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