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广电-第1眼TV】《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在渝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1-03 20:35  作者: 卿一学 方芳  来源: 重庆广电-第1眼TV   浏览次数:

重庆广电-1TV


13日是“瓜奶奶”吴明珠院士的95岁生日。当天,“明珠回家”——《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新书发布会在她的母校西南大学举行。


让国人实现“吃瓜自由”


吴明珠院士是我国著名瓜类育种专家,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西甜瓜之母”,1953年毕业于原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20世纪50年代,吴明珠主动请缨、远赴新疆,直至80岁高龄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吴明珠用了半个多世纪,穷尽一生心血选育瓜种,构建起我国领先的西甜瓜育种技术平台,使优质的西甜瓜“家族”不断扩大,并在全国“开枝散叶”,实现国人“吃瓜自由”。

6A811

业内专家说,要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育种专家一生可能只育成一个,能育成两个已经很了不起。而吴明珠在育种领域取得的成就成了“特例”。1973年,她与队友在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春天新疆可以种两代瓜,冬天到海南可以种四代,选育瓜种的机会大大增多。据统计,由吴明珠主持选育并经过省级审定的有29个品种,其中,西瓜早、中、晚熟配套品种10个,甜瓜品种19个。

23862

她选育的“早佳8428”西瓜,质地细、松、脆,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从我国华东地区推广到全国各地,创造了西甜瓜优质品种长盛不衰30多年的“瓜界传奇”。

43505

同时,借助吴明珠建立的脆肉型甜瓜无土栽培技术体系,原本适合新疆种植的哈密瓜,也走出家乡,走向全国。“黄皮9818”哈密瓜还实现在美国商业化生产,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外种植成功的哈密瓜品种。


让科学家精神继往开来


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充分展示袁隆平、吴明珠等南繁科学家群像,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联合打造“南繁科学家传记丛书”。《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则是该丛书开篇之作。

7044F

本书深入挖掘大量珍贵一手资料,生动讲述吴明珠院士为祖国西甜瓜育种事业艰苦耕耘奉献一生,构建起世界领先育种技术平台的传奇人生,高度颂扬了以其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卓绝、拼搏进取、创新创业、求真务实”的南繁精神。

5B3A4

“由于身体原因,吴明珠院士已经无法亲自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了展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吴明珠,我们主创团队在重庆、新疆、北京、海南等多地往返超过27000公里,作者刘颖访谈近百人,听取了近80小时的录音素材,翻阅数百万字档案文献,最终形成了这部近40万字的作品。”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本书策划人谭丽琳介绍说。

23B770

“吴明珠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与泥土和甜瓜为伴,把对瓜类育种的极致热爱献给边陲田埂,把深厚的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兴国的理想信念,是一位勇攀科技高峰的‘追光者’。”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表示,从武汉、万州、重庆逆水而上的“长江女儿”,到戈壁滩的“阿依木汗”,到辞官回到吐鲁番亚尔乡基地的“瓜专员”,再到海南岛南繁育种的候鸟“瓜痴”,吴明珠院士的足迹一直随“南繁北育”“南移东进”而远行。

“希望所有西大学子努力学习明珠院士淡泊名利、赤诚报国的奉献精神,在新传记中受到激励、找到方向、笃定前行,努力把西南大学的精神代代相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张卫国说。

629A5

“吴明珠院士的事迹真的让我大受震撼。”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植物生产类学生张瀚文告诉记者,“她对我们的影响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无论是她的创新意识,还是她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去学习的。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投身祖国的农业建设的理想。”

4A515B

“‘瓜奶奶’的事迹,对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坚持,她像候鸟追逐太阳一样奔赴于新疆和海南,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热爱的西甜瓜育种事业,作为一名老师,也需要我们这样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坚持到最后,那么它就能够体现出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育人效应。”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师许淑雅如是说。

4C9A3B

部分图片由西南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