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纷纷接入国产DeepSeek大模型应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文献查询、智能招生问答等帮助,还能完成复杂数学题、编程、长文本分析等任务;中小学或是使用AI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助力因材施教,或是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备课支持……2月26日,记者走访了解到,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我市大中小学纷纷以“AI+教育”赋能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师生们带来全新体验。
校园里,师生们是如何使用AI的?拥抱AI技术浪潮的同时,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未来已来,AI正在成为“新文具”
“你好,润欣,请帮我拟一个新学期社团大会的通知,2月27日晚上7点在民主湖报告厅召开。”2月26日中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小苏打开学校的智慧学工平台,点击AI辅导员“润欣”,10来秒钟,一份200多字的详细会议通知出炉,里面还细心地列出了“注意事项”提醒。


▲重庆大学AI辅导员“润欣”。 学校供图
AI辅导员“润欣”是重庆大学利用DeepSeek-R1模型开发的一个应用场景。据了解,新学期,该校还打造AI人才培养的创新试验场——“模方AI未来工坊”,聚焦教育、管理、学习、生活等场景,开发了“树洞聊天助手”和“校园通知助手”两大应用,成为师生们学习和生活里的“小帮手”。
重庆中医药学院在学校的智能招生问答系统中接入DeepSeek大模型,能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更精准、更具参考意义的解答。


▲重庆中医药学院在学校的智能招生问答系统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学校供图
此外,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或是上线“满血版”DeepSeek,或是上线“AI助理”、AI智慧课程平台等应用,通过推进本地化知识库开发建设,使DeepSeek能够更精准地处理校内数据,为师生们提供政策解读、文献翻译、科研辅助、编程指导、解题策略等服务。


▲满血版DeepSeek在“数智西大”专属钉钉及网上办事大厅集成上线。 学校供图
不仅是高校,我市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展DeepSeek应用场景研究。如重庆一中从2024年9月起,在部分年级试用AI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施因材施教;重庆树人景瑞小学则使用DeepSeek,从海量资源库中智能筛选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们快速生成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

▲重庆一中教师探索通过本地化部署DeepSeek进行学生行为监测。学校供图

▲树人景瑞小学开展AI赋能课堂教学探索。学校供图
“未来已来,新学期,AI成为开学季的‘新文具’。”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栾晓感叹道。
AI是助教还是替代者?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浪潮席卷校园,对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和影响。
“目前,我正在用它来辅助写论文。”西南大学药学专业大三学生张林楠说,DeepSeek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快速提供多个方向的思路,帮助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文章框架的搭建。但是,导师已经发出提醒,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会考虑“去DeepSeek化”,自己还是得好好消化DeepSeek提供的资料。
“在我看来,使用DeepSeek会事半功倍。”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生陈凯烽说,在寒假期间,他曾问过DeepSeek自己该如何复习材料力学这门课程,DeepSeek给出了复习框架和具体步骤,让他获益匪浅。
“DeepSeek同时也给了我职业生涯规划做了一些指点。”陈凯烽称,他去询问DeepSeek类似于“如何调节社团和学习的时间安排”等话题,“DeepSeek告诉我,如果我未来要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那么可以更多进行社团活动,如果将来潜心科研,那么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上。”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大三学生段之蕊则称,“我身边好多同学还会用它来咨询情感问题。”
“学会和DeepSeek对话是当下教师的必备技能。”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一位教师向记者反馈:“过去,制作一套图文并茂的课件需2小时,现在用学校的通济湖AI教育大模型+KIMI生成PPT,20分钟即可完成,还能自动嵌入思维导图,教学逻辑更清晰。”
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郑恒毅表示,AI辅导员“润欣”+DeepSeek的结合,有效弥补了日常学生培养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辅导员配备人数不足、专业化不够等短板,打破辅导员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为辅导员工作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技术的变革,带来的革新是不可阻挡的。”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陈亮也提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带来错答、误评、作弊乃至抄袭等风险。
重庆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学生陈嫣苒说,AI生产的文字有明显的“机器感”,比如给学生布置一项有关文学批评的作业,是AI分析生成的内容,还是学生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老师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
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挑战?”记者就此请教了DeepSeek“本尊”。
“校园接入DeepSeek不仅是技术落地的标志,更是教育体系向智能化、安全化、自主化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本地化部署,各级各类学校在保障数据主权的同时,为教学、科研、管理注入AI动能,并为行业生态发展提供实践范本。随着技术迭代,这一趋势或将重塑教育模式,推动‘AI+教育’进入深度协同的新阶段。”DeepSeek如是回答道。
“DeepSeek在校园里的广泛部署,将带来传统高等教育教与学的双重变革。”陈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个高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措施,以最大限度提高DeepSeek所带来的好处,防范其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人工智能数据研究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卢玲称,当大模型能够完成绝大多数基础性任务时,如果我们只能记忆知识、从事低价值重复劳动,就会在未来被大模型快速取代,“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对大模型输出结果的判断能力,是更加重要的。”
栾晓建议,首先要明白AI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其次,要合理运用AI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再次,要转变教育理念,从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培养目标转向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最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
重庆一中信息技术组老师张元立认为,DeepSeek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AI技术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但是亲子关系、陪伴成长与家庭教育,是AI在短时间内难以胜任的领域。老师和家长应逐步从单纯“教孩子做题”的角色,转变为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疏导孩子情绪、引导孩子深度思考的引领者。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