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的浪潮中,重庆高等教育迈出积极探索的步伐。近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及长江师范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宣布,全面接入国内顶尖AI平台DeepSeek,通过构建覆盖教学、科研、管理及生活的全场景智能网络,正式开启AI融合教育的“重庆模式”。
技术赋能教育场景的多维探索
作为首批尝鲜者,重庆邮电大学推出的AI助理,通过深度整合校园政策文件与基础数据,构建起覆盖教学、科研、生活全场景的智能服务体系。其创新之处在于,将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与高校专属知识库相结合,实现了从政策解读到编程指导的一站式服务。这种“技术底座+场景化应用”的模式,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重庆大学则在智能体构建上迈出关键一步,通过DeepSeek技术升级的AI辅导员“润欣”,不仅实现了传统咨询服务的智能化迭代,更创新性地开发出“树洞聊天助手”等情感交互功能。这种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延伸,正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从效率提升向人文关怀的一次拓展和延伸。
重庆交通大学将AI技术深度对接 “智能体”“渝小交” 及 WPS、Office 等核心应用场景,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实现了全域智能化提升,创新推出“AI数字人馆员”与智能借书柜协同应用,实现 24 小时文献智慧服务,还编撰《AI 应用口袋书》,降低了师生学习门槛,打造“人人懂 AI、人人用 AI”的智慧校园生态。
本地化部署与数据安全的双重突破
长江师范学院的技术实践展现了地方高校的创新活力。该校不仅成功搭建本地化模型,更开放API接口吸引师生参与应用开发,形成了“技术共享-应用共创”的良性生态。这种模式既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又激发了基层创新活力,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