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四届年会暨“学科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与实践改革论坛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举行。来自教育部、全国26所师范院校、100余所知名中小学的专家学者、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学科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光明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西南大学通过重组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全国学科教育联盟、搭建“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协同平台等举措,取得了“三群一线课程”“润雅德育”等特色成果,为学科教育学理论建构提供了实践经验。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他呼吁学界凝聚合力,破解学科边界泛化、技术工具异化等难题,推动学科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育人”转型。
市教委二级巡视员窦晓明介绍了重庆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他称,需以“双高双新”引领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师教育体系、强化数智赋能,不断提升学科育人水平。他还提出构建自主理论体系、培育教师多维能力、拓展技术融合路径三大方向,以进一步扩展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随后,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作主题报告。他称,本届年会回应学科教育百年发展需求,围绕“学科教育学”历史发展、重大成就与国际比较、学科教育教师与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科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展开对话,对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再研讨。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学科教育学理论研讨论坛。下午的学科教育改革实验论坛中,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助力数学教学与评价改革、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体系建构等主题,进行了研究成果和实践分享,并围绕“学科教育学”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展研讨。

▲论坛现场。受访者供图
据悉,全国学科教育联盟自2022年成立以来,持续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本次论坛为期两天,设14个学科分论坛及课堂教学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