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邱麟茜 周怡羽 林靖洋)7月9日,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组织师生赴山西省阳城县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凤城镇、东冶镇等4个乡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系统考察当地“党建领创合作社”模式的创新做法与成效。
调研发现,阳城县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出多种“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凤城镇美泉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以上。东冶镇古河村71名党员组成“技术先锋队”,建立“党员先试种、群众跟种”的示范机制,有效降低农户生产风险。西河乡孙沟村党员带头示范食用菌种植技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

“这些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实践队指导教师汪艳霞表示。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还重点关注了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凤城镇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便民服务“一网通办”,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是学院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学院将组织专家团队对阳城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研究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