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生朱秋雨带领的“万无一虱”学生创新团队,深入重庆、江西、贵州等多地农田深入调研,发现烟粉虱泛滥成灾,农民深受其害。为此,团队理论结合实际,自主研发出烟粉虱绿色防控技术,申请10项专利,发表2篇SCI一区TOP文章,突破了传统农药应用困境,为农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烟粉虱,俗称“小白蛾”,其体长微小,却能够危害全球600多种作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超500亿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第二大害虫。“药越打越多,虫越打越强”,“万无一虱”团队深切感受到菜农们的困境:“农药成本越来越高,虫子却杀不干净,还时刻担心农残超标影响收成和市场。”
面对烟粉虱防治的两大痛点:一是烟粉虱运动能力强,防控难;二是传统化学农药防控环境污染大。团队决心开辟新路,创新性地提出了“内外双靶点”综合防治策略,精准狙击“白色瘟疫”,破解抗药困局。
团队创新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精准“干扰”目标基因,显著削弱烟粉虱的运动和取食能力,有效限制其扩散范围。“这就像精准点中了害虫的‘运动穴位’。”朱秋雨解释道。此外,团队从多种天然植物中筛选、提取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成分,并优化成复合配方。两者协同,形成强大的综合防控力场,为绿色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及未来,朱秋雨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高效杀灭害虫,更是要构建一个生态友好、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控体系。”他们计划继续深化与各地农业科研机构、种植基地的合作,推动技术迭代升级,优化成本,让绿色防控技术惠及更多农户。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绿色科技守护农田健康,这是我们青年农学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支充满创新活力的年轻队伍,正以智慧和汗水,为农业绿色转型注入蓬勃动能,全力守护千家万户“菜篮子”的安全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