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朱秋雨 王梓炫 胡戴丽)在重庆合川的蔬菜大棚里,本该是蔬菜茁壮成长、菜农满心欢喜的丰收景象。然而,一群悄然潜入的不速之客,却让菜农们愁眉不展、彻夜难眠。那是一种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小白蛾”——烟粉虱。
别看它个头小,它的“破坏力”却大得惊人,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盖章认证”的世界第二大害虫!
“农药越打越贵,虫子越杀越凶,种出的瓜菜还怕检测不合格!”走访三省农田时,西南大学“万无一虱”团队深切感受到菜农们的满心无奈与辛酸。这支平均年龄仅20岁的团队奔忙于实验室与田间地头,凭借创新的“双靶向”技术——内施“基因休眠术”,外建“植物防护盾”,为烟粉虱绿色防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交出了一份科技答卷。

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左三)向项目负责人朱秋雨(左二)介绍烟粉虱在茄科作物上的危害。学校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内控削弱虫群战力,外防阻断新生力量,相当于给农田装上智能防盗网。”团队负责人朱秋雨形象地介绍着这项创新技术。据他透露,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农药使用量直降了三成,更让防控效率实现了成倍提升。
同时,从天然植物提取活性成分,在作物表面形成可降解保护膜,触杀残余害虫。经国家具CMA检测资质机构认证,制剂安全无毒,属于实际无毒型。
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多地试验都看到了效果,其中,重庆草坪村的南瓜田最先见证改变。曾经密布虫斑的叶片重现油绿,现在大大提升了防治效率,且品相提升,切切实实地为农户带来了收益。
看到项目在多地取得显著成效后,团队成员们由衷地高兴,但他们并未止步于此。为了让绿色防控方式走进千万棚,让田间地头真正“万无一虱”,这个年轻的团队正加速推进三大计划:首先升级技术,研发更廉价的制剂,让小农户也能用得起;其次,通过生态联防,引入捕食性天敌,构建自然防控链;最终目标则是打造集科技示范、模式创新、产业带动、生态友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这三大计划将是团队未来专注的方向。
指导教授王进军表示:“我们要把实验室变成农田的‘急诊室’。”这群把论文写在泥土里的年轻人,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用科技力量重塑“虫口夺粮”的绿色战场,守护了百姓的餐桌安全。